2015 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讲解 新人教 A 版必修 3要点一: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例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 p 的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结果,只用顺序结构就能够表达出算法。J解:程序框图: 2 点评: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变式训练 1:输入矩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画出程序框图。1p=(2+3+4)/2222开始s=√p(p-2)(p-3)(p-4)输出 s结束要点二:条件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例 2 任意给定 3 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 3 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判断分别以这 3 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要验收这 3 个数当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 3 个数,这就需要用到条件结构。程序框图:2点评:条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根据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流向。变式训练 2:求 x 的绝对值,画出程序框图。3要点三: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分为两类:(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 P1成立时,执行 A 框,A 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 P1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 A 框,如此反复执行 A 框,直到某一次条件 P1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 A 框,从 b 离开循环结构。(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2 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 P2是否成立,如果 P2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 A 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 P2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 A 框,从 b 点离开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1) (2)4例 3 设计一个计算 1+2+…+100 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算法分析:只需要一个累加变量和一个计数变量,将累加变量的初始值为 0,计数变量的值可以从 1 到100。解:程序框图:点评:循环结构包含条件结构。变式训练 3:画出求 21+22+23+…2100的值的程序框图。解:程序框图:5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程序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