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贸易自由化影响思考 一、介绍 中国的融资渠道到目前为止还是以银行为主,银行资产占所有金融资产的 75%以上。当 2024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还没有正式被安排在开放的列表中。然而中国向 WTO承诺,到 2024 年将全面开放银行服务贸易的各项内容,消除贸易壁垒,允许国外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和国内银行业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态势。迄今为止银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已经六年有余,中国向 WTO承诺的壁垒消除对中国的行业效应以及整个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外资银行曾经面对的贸易壁垒进行估算。根据世界银行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调研数据分析,FengXiaobing 等(2024)① 通过设计银行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实际测度了外资银行的贸易壁垒大小。在该项讨论中将服务贸易壁垒细分化为进入壁垒和进入中国市场后银行进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操作壁垒;同时,根据 WTO 的规定服务贸易壁垒又可以分为卑视性的和非卑视性(discriminatoryornondiscriminatory)两类。由此就形成如表1 所示的服务贸易壁垒 2×2 的矩阵:有关银行服务贸易限制自由化的早期讨论主要集中在壁垒对银行利差的影响。由于壁垒的存在,导致受保护的国内银行业获得了超额垄断利润。壁垒的废除会导致利差即价格-成本差(anetofpricecostmargin)下降(HongD.N.,2000)。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取消银行服务贸易壁垒的效应会同时在收益和成本两方面体现出来,而利用利差的方法则无法分离这两种效益。也就是说,取消银行服务贸易限制的效应既有“租金产生效应”(rentcreating)又有“成本提升效应”(costescalating)两者同时存在。(AdamsD.,2024;Dee,P.K.Hanslow,T.Phamduc,2024;Dihel,N.,B.Shepherd,2024;Dee,P,H.Dinh,2024;Dinh,2024)“银行服务贸易限制”是“租金产生效应”的,因为它限制增加了银行的赢利空间。这些限制在原有价格上产生一个加价(markups),又称“租金产生”。在本讨论中我们将其处理为“准税收”,国内银行获得的垄断利润相当于进口品的关税加价,即“税收等价”(taxequivalents)。该效应对应于表 1 中的进入或设立壁垒。 这类壁垒的消除会导致服务贸易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另一方面,“银行服务贸易限制”又是“成本提升”(costescalating)的,因为壁垒的出现使银行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上升。该效应对应于表 1 中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正常营业中的操作壁垒。这类壁垒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