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8.3.2 生态系统的结构

8.3.2 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1页
1/10
8.3.2 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2页
2/10
8.3.2 生态系统的结构_第3页
3/10
8.3.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本小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单刀直人,以“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这个图解分析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力求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以初中生物学为基础,讲述了营养级的概念,最后以“温带草原示意图”为例形象地指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教材以“池塘生态系统”示意图为例,逐一具体地讲述了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溶解在水中的养料、沉积在水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为生物体提供能源、空间和养料)。② 生产者(硅藻、栅藻、团藻等大量藻类植物,香蒲、莲、浮萍等绿色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为生物体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营养物质)。③ 消费者(水蚤、水生昆虫、鱼类等动物靠吃现成的有机物,依赖于绿色植物)。④ 分解者(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残留物所含的有机物,归还自然以利循环利用)。同时一一对应地对各种成分推而广之,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交待的一清二楚,并针对消费者又依据其食性不同分为不同级别。介绍到此,足以吻合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即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最后,教材又概括性地说明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说明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首先点出了食物链的概念,并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为例,以一条比较简单的食物链“草→兔→狐”为切入点,引出了营养级的概念。即: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草),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兔),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狐)。同时自然而然地阐述了营养级的可变性,即某一营养级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一定相同。接着,教材讲述了生态系统中,由于生物种类的复杂性,个体数量的庞大性,造成了食物链的多样性,同时又基于不同食物链中同一生物体所处营养级的可变性,也就不难理解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多元性,从而也就说明了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网状,进而顺理成章地导出了食物网的概念。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生态系统的成分(D:应用)。(2)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8.3.2 生态系统的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