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庖丁解牛》优秀教案(通用 5 篇) 高中语《庖丁解牛》优秀教案 1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4、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第二段,理清层次及运用两个对比写出庖丁高超的技巧。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2、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3、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4、体会本文层次清楚、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听过许多寓言故事,像“守株待兔”“狐假虎威”“买椟还珠”。这些寓言故事不仅给增添了我们的生活的笑料,而且使我们从中受到很好的教益。今日我们也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庖丁解牛。 二、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进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三、解题: 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养生主:指养生之道的关键。 四、串讲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朗读这两段。 2、学生参看注解弄清这两段词句的意思。 3、老师讲解重要词句。 4、学生巩固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重要词句。 二、串讲三、四自然段。 1、学生参看注解弄清这两段词句的意思。 2、老师讲解重要词句。 3、学生课文巩固词句。 三、文言知识归纳。 1、归纳“为”“乎”“于”“道”“解”“族”等虚词、实词的用法。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