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学反思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编写整理的高二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1 以前上课时,我常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可怕的是,到后来连学数学的信心也没有了。我一直很困惑??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提倡的许多新课程理念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进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进展的新路。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加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进展呢? 2、新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怎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提倡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沟通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放下权威,变以前的“老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改变一贯的用词:“使学生?”体现三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老师的心中应时时、处处装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选择例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