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29:14[摘要]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构建和谐性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熵权的劳动关系和谐性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识别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能够对不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进行评价比较。 [关键词] 熵权 劳动关系 和谐性 灰色 评价 一、引言 劳动关系在国外也称为劳资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劳动关系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劳动关系不和谐,则社会不和谐。而然,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出现了紧张化的趋势,对构建和谐性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很好的调整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趋向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句空话。 对劳动关系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英国人亚当·斯密和 19 世纪的德国人卡尔·马克思。然而,当代劳动关系管理理论真正形成于 20 世纪 40 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邓洛普和罗斯。1987 年,基于邓洛普理论框架的启示,美国学者桑德沃提出了关于劳动关系管理分析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比较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劳动关系管理的一些具体影响因素以及劳动关系运转中紧张冲突的解决及其后果,该模型对后来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对劳动关系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对和谐性劳动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首先,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和谐性劳动关系的意义、和谐性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劳动法规的完善、实施与监督等宏观方面”,缺乏对具体用人单位构建和谐性劳动关系的研究;其次,现有的研究大多从”意义——问题——对策”的逻辑关系进行展开,缺乏对劳动关系和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因而无法对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进行定量评价和有效指导。作者以为构建和谐性劳动关系的根本着眼点是如何促进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和谐,只有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和谐了,才能为社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