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辽宁卷全解析 2024 年高考作文辽宁卷全解析 淡然以观,实易非难-2024 年高考作文辽宁卷全解析 供稿/何洪卫[辽宁省鞍山一中]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析 分析今年的作文试题,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到如下几个特点: 一、从命题模式上看,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同去年一样,今年辽宁的高考作文依旧是引申型材料作文。需要考生在认真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材料的要旨,得出合理而切中的观点。 二、从命题导向上看,强化思维,也较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今年的命题可以说是延续了辽宁省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让考生有话说,有空间可以发挥,而且继续在“人文性”上大做文章,强调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审视和反思,强调个性修养,侧重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可以说,这则材料的审题对考生来说,难度并不大,提炼出合适的观点也并不难。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辽宁的作文材料指向性较去年更加明确,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意味比较浓。在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前,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让考生去审视反思个人修养,真正追求内心的宁静,厚重自我,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辽宁今年的作文试题正好给了考生一个平台,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沉淀下来。另外,道德利益的命题,也符合高考命题的以生活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以利人为目的的原则,突出了对生活的反思与人生的自省。 三、从文体上看,接近学生平常所练。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几年来作文写作一直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但对于高考作文备考而言,学生训练最多的还是议论性的文章。今年的辽宁高考试题还是有利于写作议论性文章的,这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不脱离材料限制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选择立文章、思想评论、议论散文等多种文体。当然写作其他文体也并不是不可以。这就在尊重实际的基础上给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性,也算是命题者的一种人性化的思考。假如从利于得高分的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