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3 英国的制度创新 考纲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光荣革命 与《权利法案》。(2)责任内阁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完善。(3)克伦威尔*。 素养解读 时空观念 从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内阁制度的形成,认识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进展的历程。 历史解释 (1)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掌握实权,权力至高无上,国王逐“”渐 统而不治 ,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创新的开始。 (2)在英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 史料实证 运用考古文献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特点、英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及影响。 唯物史观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进展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影响。 考点一《权利法案》的颁布 1.背景 (1)渊源 eq \b\lc\{(\a\vs4\al\co1(1215①年,《大宪章》签署,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1265②年,孟福尔议会召开。)) (2)前提:1640~1688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 光荣革命 后,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2.标志: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影响 (1)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2)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进展的时期。 “”英王 统而不治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考点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1)“”“”光荣革命 后,国王逐渐成为 统而不治 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2)1721 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2.特点 (1)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2)假如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进展:19 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进展,议会选举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内阁集体负责制 内阁责任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制度之一,而内阁集体负责制则是内阁责任制中使内阁(政府)团结一致面对国王、议会和人民的重要机制。内阁集体负责制加强了首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