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捞铁牛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朗读课文,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4、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慧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媒体设计:字卡,浮力实验器具,字幕。 教学时间:二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第 17 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看书听朗读录音。 三、布置自学。(字幕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进展顺序继续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后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学生质疑。 五、课时总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反馈,训练学生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化讨论学习。 二、出示思考讨论题。(字幕)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了什么 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样 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 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三.学生讨论沟通,老师适时导拨。 1、第一个问题,抓住议论纷纷这个词进行导拨。(议论纷纷,是说许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办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怀丙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