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 年高中历史 7.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1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原因1861 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2.表现(1)农业:①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 农村社会分化加剧,19 世纪 80 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部分。(2)工业:① 条件: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② 概况:19 世纪后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3.存在问题(1)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1860~1890 年,俄国生铁的产量由 2 050 万普特增至 5 660 万普特;钢产量由 1 250 万普特增至 5 200 万普特……1866 年俄国工厂不到 3 000 个,1903 年已近 9 000 个了。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我的思考]说明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原因: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二、政治的缓慢变革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内容(1)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3)军事上: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3.影响(1)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2)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在“文明”的口号下,沙 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西伯利亚。上图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事件涉及哪些领域?[我的思考]政治缓慢变革。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① 原因: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② 表现: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于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遭受双重压迫。(2)反沙皇专制的斗争:① 农民生活贫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②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走上民主革命道路,但没有得到农民的响应。2.遇刺1881 年 3 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3.影响(1)新沙皇中止了许多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