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设计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发展好农业其意义重大而深远。然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自然差异显著,选择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如何发展好?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且我们无锡又素有“江南水乡”的美称,水稻种植随处可见,但学生往往只观表象不求真谛,因此,运用探究型课型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师展示一些典型农业生产的图片、文字资料可以弥补学生的“不熟悉”,让学生从陌生到“似乎熟悉”,同时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和形成条件。在商品谷物农业相关知识的教学中,笔者重组了教材,引导学生先学习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通过学生角色扮演,运用对比研究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这样的设计过渡更自然。在特点学完之后再探究学习其形成条件,从而达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仅是一个引导者,提供探究方法、提供探究工具,所有知识性结论均由学生自己推理、归纳总结。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学建议:1.收集本区域农业资料,判断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2.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角度,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标准分解】把握本条“标准”重在“分析”和“举例说明”上,“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析。笔者所撰写的教学设计在人教版教材《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内容呈现上仅是标准的后半部分要求。【教材分析】1分析说出辨别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影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知道区位的概念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说出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知道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条件本章农业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些农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其中《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涉及的两种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