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形形色色的函数模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能说出常见常用的一些函数模型;2.能利用常见的函数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重点:运用函数模型,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1.数学建模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2.函数模型应用的两个方面(1)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2)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并利用所得函数模型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状态,或者能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或者能提供处理对象的最优决策或控制方案.预习交流 1你能说出一些常见的函数模型吗?它们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提示:(1)一次函数模型:y = kx + b (k,b 为常数,k≠0);(2)二次函数模型:y=ax 2 + bx + c (a,b,c 为常数,a≠0);(3)分段函数模型;(4)指数函数模型:f(x)=ab x + c (a,b,c 为常数,a≠0,b>0,且 b≠1);(5)对数函数模型:f(x)=m log ax + n (m,n,a 为常数,m≠0,a>0,且 a≠1);(6)幂函数模型:y=ax m + n (m,n,a 为常数,a≠0).预习交流 2数学建模的步骤通常是怎样的?提示:(1)正确理解并简化实际问题: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2)建立数学模型:在(1)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3)求得数学问题的解.(4)将数学模型分析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预习交流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该如何做才能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提示:(1)建立直角坐标系,画出散点图;(2)根据散点图设想比较接近的可能的函数模型.例如:一次函数型、二次函数型、指数、对数函数型.(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各解析式,并对各模型进行分析评价,选出合适的函数模型.一、已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某公司生产一种电子仪器的固定成本为 20 000 元,每生产一台仪器需增加投入 100 元,已知总收益满足函数:R(x)=其中 x 是仪器的月产量.(1)将利润表示为月产量的函数 f(x).(2)当月产量为何值时,公司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总收益=总成本+利润)思路分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总成本=固定成本+100x;②收益函数为一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