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2015 高中语文 2-4 图片两组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 2一、素材点说优秀的摄影师们怀着人道主义情怀按下快门,记录下了战争对生命的践踏,对灵魂的残害。研读两组图片,透过历史来审视人类曾经遭受的战争的摧残,我们仿佛听到了人类祈祷永久和平的无声呐喊。【适用话题】 ①战争的苦难 ②呼唤和平二、素材运用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的横陈的尸体,汩汩流淌着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你在哪里……”战争中的孩子啊,你的明天在哪里?孩子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他们本应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可是,无情的战争残忍地摧灭了这一切,侵略者的黑手扼杀了这些稚嫩的芽苗。铲除罪恶呼唤和平,就成为此时此刻最强烈的心声。三、文摘精华纪念,为了不能忘却2014 年 05 月 15 日《人民日报》申孟哲有一种记忆,事关苦难,但不可抹杀。有一种纪念,无关仇恨,但不能忘却。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我国拟定 9 月 3 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 12 月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放眼全球,对战争与苦难的纪念者不只中国。70 年前,50 多万犹太人从匈牙利赶往德国纳粹的死亡集中营,远在欧洲的匈牙利将 2014 年定为大屠杀纪念年。列宁格勒保卫战取得胜利的第 70 个年头,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皮斯卡廖夫公墓前,872 天围困,60 多万人惨死的场面依旧震人心魄。德意志历史博物馆里,赫然陈列了一名囚犯在集中营冒死制作的木雕《最后的面孔》……历史不可忘却。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远离和平。今年“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主题是“穿越大屠杀”。人们希望跨越的不仅是血腥的记忆,更是重蹈覆辙的危险。如第 68届联大主席约翰·阿什所说,应该让曾经徘徊在世界上空的“深不可测的惊恐与无法言说的残忍”无处遁形,绝不容许可怕的悲剧在人类历史重演。的确,二战爆发 75 周年之际,反省历史,并非在于加剧仇恨,相反是为了心中长存战争警示,实现永久和平。战后德国,反纳粹教育成为法律和教科书重点。德国政府践行总理默克尔所说的“永久责任”,至今仍向犹太幸存者每人每月赔偿约 300 欧元。近半个世纪以来,德国成为以色列在欧洲的亲密盟友和重要贸易伙伴。当前正在以色列访问的默克尔,正为两国明年建交 50 周年,与以方做着积极筹备。曾经的战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