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2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有关科学的名句。2.读: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把握关键语句“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对全文内容的统摄作用;培养科学研究中的人文意识。3.写:科普短文的写作。4.练: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筛选、整合文中的材料型信息。一、诵记名言警句有关科学的名言1.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居里夫人2.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法国)巴斯德3.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前苏联)巴甫洛夫4.历史告诫我们,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英国)赫胥黎5.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英国)赫胥黎二、了解文学常识作者及背景1.杨焕明,1952 年生于浙江。现任中科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伦理委员会委员、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秘书长、中国人类基因组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杨焕明教授与于军、汪建等创立华大基因中心,为中国争取了人类基因组测序 1%的任务,并提前完成。他们对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稻进行测序,在 2002 年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被国际生物学界认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2002 年《科学美国人》把杨焕明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2.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项世界性重大科学工程,旨在得到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鉴定人类的全部基因。人类将通过此项计划的实现,破译生命“天书”,解读人类自身的奥秘。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继美、英、德、日、法之后,中国是第 6 个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虽然中国参与这一计划最晚,而且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科学家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已经按照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拿到了 3 号染色体短臂上 3 000 万对碱基的“工作框架图”。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单音字① 核苷酸(ɡān) ②胰岛素(yí)③ 免疫(yì) ④ 衍生(yǎn)(2)多音字① ②1③ ④⑤ ⑥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 划时代:开辟新时代的。错点提醒 本词多用作定语。② 玩味: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③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