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2015 高中语文 3-2 离骚(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 4一、素材点说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适用话题】 ①时光易逝,青春难再;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2.屈原在《离骚》中反复渲染自己高贵的身份,强调自己的“内美”“修能”,体现了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更表明了他高尚的人格追求。屈原高歌“来吾道夫先路”,当仁不让,愿成为君主的引路人,这表达了其虽遭厄运仍坚守高尚品格,坚信真理的执着精神。屈原保持着高洁的志向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如一盏长明灯,照亮了中国历史的漫漫长夜。【适用话题】 ①伟大的人格与尊严;②追求;③修养;④志向与理想。3.屈原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爱国情感、顽强的斗争精神感动了世界,让世人敬仰。他身遭数度贬谪,仍苦苦求索,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不惜以身殉志,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和人生的启迪。【适用话题】 ①逆境与奋斗;②困难与求索;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二、 素材运用当黎明还在不断孕育的时候,你就摸到了光亮的触角,并且长吟起来。现实的黑暗挡不住你上下求索的心,但特立的高洁使得你永远只能踽踽独行。你虽竭尽全力,但你那嘶哑的喉咙终究没有唤醒沉睡的荆楚大地。气愤心亦冷的你最终选择以自沉的方式为自己的故国作最后的挽歌。静静汨罗,守护着你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你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年代,你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你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的心,与日月同辉。三、 文摘精华感 怀 屈 原2014 年 6 月 29 日 《郑州日报》柴清玉公元前 278 年一个阴郁凄怆、江风凛冽的午后,面容憔悴、风骨凛然的伟大诗人屈原,伫立在奔泻不息的汨罗江边,深情地环顾他挚爱的壮丽山河,而后毅然跃入江中……千百年过去了,江水悠悠,诗魂依旧飘荡在神州大地,凝结在炎黄子孙的心头。同样也是一个阴云低沉的日子,我独坐窗前,展开那本装帧朴实的《楚辞》,怀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美诗句,寻觅诗人的踪迹。我没有到过汨罗江但汨罗江分明就在眼前。游人稀少,江景清寂,看不到诗人曾经吟诗的茅庐和渔夫的小舟但我还是清晰地看见诗人那从容的身影依然那么挺拔傲岸;那忧愤深邃的双眼仍是那么坚毅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