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名师一号】2014-2015高中语文 4-3 赤壁赋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

【名师一号】2014-2015高中语文 4-3 赤壁赋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2
【名师一号】2014-2015高中语文 4-3 赤壁赋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2
【名师一号】2014-2015 高中语文 4-3 赤壁赋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 1一、素材点说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适用话题】 ①选择取决于生活的态度 ②人要善于寻求精神的寄托 ③自然以宽容和博大的胸怀给人类以温暖2.谪居黄州期间,凄风苦雨中的苏轼泛舟“赤壁”,在清风、明月之中,超越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意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伤,参悟了水与月的辩证法,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清风”“明月”……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适用话题】 ①坦然面对挫折、逆境 ②豁达乐观是一种人生境界 ③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④诗意的人生二、素材运用他曾经在赤壁的月夜,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一蓑烟雨任平生”,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苏轼站在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用乐观驱散阴霾,用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三、文摘精华苏轼的人生哲学2014 年 4 月 23 日《文汇报》胡中柱苏轼是北宋士大夫的领袖,一生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有时甚至“正统”得指责李白不该从永王李璘,似乎是已近迂腐的儒家人物。然而,他的内心的真正追求和归宿,却是禅宗思想。而非儒家的“积极入世”、“杀身成仁”。积贫积弱的宋代,文人已无盛唐那种金戈铁马,积极进取的豪放心态,而转为在内心寻找平衡。作为当时代表人物的苏轼,他对整个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已有了怀疑,厌倦和无所希冀,无所寄托。对此,前后《赤壁赋》是直接议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名师一号】2014-2015高中语文 4-3 赤壁赋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