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14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14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14
【名师一号】2015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150 分钟 分数:150 分)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① 中国古典绘画博大精深,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承载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中国古代哲学浓缩和概括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特质,必然渗透和影响着我国古典绘画的内在韵味和价值。将每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展出,就如同在欣赏着一幅历史长卷,体验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积累下来的艺术底蕴。绘画体现着精神,而精神又融于画中,从我国古典绘画中尤其能够体会到“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等古代重要的哲学精神。②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对中国的古典绘画艺术影响至深至广。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各家在天和人的关系问题上的理论旨趣并不相同,却又都坚持了“天人合一”的逻辑思路,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及统一,以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③ 儒家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要尊重爱护自然界中的万物。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万物平等。“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庄子强调的这种物我交融的心态,是天人合一状态中最理想的境界。这些言论和典故,为历代画家在绘画实践中加以广泛深入的运用。天才画家创作佳品时经常进入忘我的状态。只有排除一切烦扰处于全神贯注的状态时,才能做到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南宋罗大经的“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就是在抒发自己绘画创作活动中的“物化”合一的状态。中国古典绘画家历来坚持师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中有我在,我中也有自然。④ 道家哲学提倡“有无相生”,注重“无”的作用。在老子看来,宇宙之本为“道”,道是“有”与“无”的统一。有无相生,不似之似,画家以此来实现对“道”的体验。古典画家不会对物写生,看一笔画一笔,而是不役于物体的外表,在似与不似之间,方可追寻到万物“道”之本源。因此,他们笔下所表现出来的自然万物,并不是纯粹的客体,而是一种负载着画家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的自然。如齐白石语:“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形”是气之粗,“神”才是气之精。道家对中国古典绘画的影响还体现在绘画的创造性及审美的风格上,追求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