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练散文的写作(三)方 法 指 要化大为小聚一点,巧妙切入佳文成议论散文,不铺开发散议论,则难以写好;而铺得太散,则又变成面面俱“道”,如此笔力分散,文章也就难以深入和厚实有力,更不用说新鲜独特了,文章也就有了“浮浅单薄”的嫌疑。因此,写作此类文章应该捕捉一个小巧的口子,抓住自己认识最深刻的聚焦一点,“一人独钓一江秋”,文章也就独特深入了。写 作 训 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 800字。【写作指导】 这是一段故事型材料,讲述的是几位探险者与一群蝴蝶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地点是在一个山洞里,更确切地说是在山洞里蝴蝶栖息的地方。故事隐含的普遍意义应是:几位探险者代表主宰万物的人类,蝴蝶代表地球大家庭的其他成员,几位探险者与蝴蝶的关系就是人类与地球其他万物的关系。据此可以从材料中演绎出这样的立意:人类如何处理与地球其他万物的关系。材料中几位探险者是行为的主动方,他们闯入蝴蝶的栖息地,虽然他们是“无意”的,同时“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还是给蝴蝶带来干扰,蝴蝶离开自己的栖息地,“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从探险者这一行为带来的结果可以演绎出这样的立意: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考虑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从探险者的“若有所悟”“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以演绎出:小细节可以决定大结局。探险者发现自己的行为失当后,及时作出反思,说明他们还是善意的,体现出这样的情感倾向:人类要善待自然,及时反省。【佳作展示】一 件 小 事江苏一考生“拍死一只蜘蛛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别怕,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我紧紧地握着拳头,毫无底气地给自己打气。近了,更近了。那只蜘蛛不停地挪动着那几只可怕的腿,慢慢地向我逼近。我似乎能想象到它的眼睛里闪烁着怎样凌利的光芒,它晃动的触脚上一根根绒毛怎样摩擦,怎样从它的嘴里吐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