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课 白居易诗四首中唐诗歌流派很多,创作数量最多,由于战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冷酷的现实使诗人们倾向于冷静的观察和思考,诗歌创作转向现实主义的道路,诗歌多反映民生疾苦。晚唐政治形势更加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以发展。对于中晚唐诗歌的鉴赏,设题时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是重点。本单元的作品都选自“中唐”和“晚唐”。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复杂尖锐,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张籍等更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了新乐府运动。他们的新乐府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残酷剥削,对人民的深重疾苦表示同情,对国势的削弱也深感不安。他们的诗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除了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外,中唐时期诗歌的风格流派比盛唐更多了。大历年间的山水诗和边塞诗,都是盛唐诗风的余响;韩愈、孟郊以横放杰出的诗笔,开创了奇险生新的新风格;而李贺则以秾丽的色彩,出人意料的想象,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苦闷和追求;刘禹锡、柳宗元借山水以抒幽愤,有独到的成就。晚唐诗歌随国势的衰危动乱,风格面貌有很大变化。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到发展,皮日休、杜荀鹤等人继承新乐府传统,反映民生疾苦,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缺乏艺术创造性,影响不大。在诗坛上占据显要地位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人称“小李杜”,他们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慨于盛世之不再,诗中充满了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杜牧的诗出语警拔、含意深远,常带有史论色彩,这些对后世诗歌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思想。2.了解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思想内容,了解新乐府运动。3.体会白居易诗歌高超的艺术性。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诗意解读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望月抒怀之作。全诗处处紧扣题意,首句仅用“时难年饥”四字就把当时因叛乱造成的民生凋敝、时局动荡的状况揭示出来,因为动乱,祖先遗留下的一点家产也没有了,兄弟们不得不四处流浪,四海为家。这两句借白氏家庭一家的不幸,表现出整个时代的不幸。因此三、四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