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1/12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12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3/12
第 20 课 六国论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用法。2.把握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3.认真朗读,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泊秦淮杜 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一、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眉山三苏祠有副楹联对他们父子做了高度评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权书》。嘉祐,宋仁宗的年号。《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这篇是《权书》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这是篇史论文,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但论古是为了讽今,所以作者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宋朝赂契丹、西夏的不当。二、背景简介宋朝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开国到苏洵去世,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 60 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1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 弊在赂秦(lù) ②暴霜露(pù)③ 洎牧以谗诛(jì chán)2.辨形组词。① ② ③3.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的含义。①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② 李牧连却之:使……后退。③ 思厥先祖父:他的。④ 举以予人:拿。⑤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除。⑥ 奉之弥繁:更加。⑦ 始速祸焉:招致。⑧ 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⑨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⑩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完好。⑪ 洎牧以谗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20课 六国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