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课 伶官传序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3.学习本文的说理艺术。中吕 卖花声·怀古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赏析 这首怀古小令通过对古代英雄成败历史的咏叹,抒发了作者对战争使生灵涂炭的愤慨,是元曲中极具人民性的杰作。曲文前三句,作者从中国历史长河中选取了三则典型事例。一是楚汉相争,项羽的宠妃虞姬自刎于乌江之畔。明写虞姬之死,实写项羽的失败。项羽是英雄末路的典型。二是三国赤壁之战,周瑜战绩辉煌。周瑜是英雄得志的典型。三是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是东汉的名将,他虽然一生战功赫赫,但他在西域长达三十一年之久,晚境凄凉,欲归而不可得。班超是英雄落寞的典型。通过这些事例,作者意在表明: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得意也罢,失意也罢,都改变不了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命运。曲文后三句直承上文,直抒胸臆。“伤心秦汉,生民涂炭”概括总结,因为三个事例都发生在秦汉。秦汉是如此,那么秦汉以后又如何呢?作者所处的元代又怎样呢?自然都足以令人“伤心”,也都是“生民涂炭”啊!作为读书人的作者却无能为力,只有一声长叹:民生疾苦更甚于英雄末路,从而表现了作者鲜明的同情人民的政治态度。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二十四岁考取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早年思想进步,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书编撰和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北宋文坛泰斗。在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中,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第一人。二、背景简介伶,旧时指戏曲演员。伶官,后唐庄宗宠幸伶人(乐工),许多伶人做了官。《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言。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1琼、郭从谦等包围。后叛乱四起,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以庄宗身死国灭的教训警示当朝的统治者,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述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 盛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