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现状及进展趋势 1.概述 据统计,我国建成的高层建筑累计已超过 1.3 亿平方米,高度超过 100m 的超高层建筑已超过 200 幢。高层建筑最深的地下室基坑为 6 层,深度-26.2m。国外已达 13 层。深基坑支护方法很多,而且有的方法尚在不断进展之中,每一种基坑支护都有各自的适用 条件和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 施工方案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出现深基坑支护倒塌事故,不仅给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逆作法就是一项近几年进展起来新兴 的基坑支护技术。它是施工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在国外如美、日、德、法等国家,已广泛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日本的读卖新闻社大楼,地上 9 层、地下6 层。采纳逆作法施工,总工期只用 22 个月,与日本采纳传统施工方法施工的类似工程相比,缩短工期 6 个月。又如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75 层、高 203m,4 层地下室,用 18m 深地下连续墙和144 根大直径灌注桩作为中间支承柱,用逆作法进行施工,当该工程地下室结构全部完成时,主楼上部结构已施工至 32 层。 虽然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和相关理论都取得一定成果,应用也有一定的普及,但目前仍作为一种特别施工方法应用,主要用于对工程有特别要求,或用传统方法施工满足不了要求而又十分不经济的情况下。 2. 原理 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施工场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施工场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制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3. 逆作法分类 (1)全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支撑。楼盖混凝土为整体浇筑,然后在其下掏土,通过楼盖中的预留孔洞向外运土并向下运入建筑材料。 (2)半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中先期浇筑的交叉格形肋梁,对围护结构形成框格式水平支撑,待土方开挖完成后再二次浇筑肋形楼板。 (3)部分逆作法:用基坑内四周临时保留的局部土方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抵挡,抵消侧向压力所产生的一部分位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