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20 如何运用文本观点分析文本外材料学案略语 2013 年江苏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一个最大的亮点(或者叫变化)就是第 17 题的出现。这道题属于阅读探究题,而且不同于文学类文本那种基于文本内的探究题,而是阅读延伸、迁移题,即用文本观点分析文本外材料,从阅读探究延展题型上看属于解证式阅读延伸题。这种用文本外的材料设题来考查对文本内容(观点)的深入理解把握的考查方式,且不说是否超纲,也不论所给答案是否规范,它似乎预示着明年的命题方向。考生(仅对江苏考生而言)应对这种新题型有所认识,有所训练,达到完全适应它的目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有钱人比富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可是这两年来,中国有钱人的孩子们突然被推到镁光灯之下。似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就冒出一群手持大把钞票,脚蹬名牌跑车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很多人对这些“富二代”们有着高度脸谱化的认识:一方面觉得他们无知堕落,破坏交通;一方面又羡慕他们含着金汤匙出生,无比幸运。“富二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个身份颇有认同感,相当“给力”地每天占据着交通版的头条。然而,人均 GDP 为中国十倍的美国,建国 200 年以来却几乎没有这个概念。当然,美国不缺少富裕之极烧名包跑车的孩子,但是这种事情完全不会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相反,那些有名的“富二代”个个都深居简出,低调老实。更有很多“富二代”完全名不副实,不叫他们“穷二代”就不错了。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和消费品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这些赚钱的企业不靠创新,要么是靠低廉的原料价格和人力成本,要么就是利用国有资产的灰色地带。在这种大潮下,只要站对队,抓对时机,发财就像“神九”上天一样顺利。而反观美国,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已经扎根两百年,任何一个有赚头的领域都有无数精英前赴后继。能成为富翁的,无一不经过多年的历练和积累,又有极好的运气。他们要么在行业内做出了前无古人的科技创新,要么就是发掘了崭新的盈利模式,更多的都是硬碰硬的阵地战。这些富翁多半都是白手起家,深知财富的来之不易。有调查表明,52%的美国富翁并没有完全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家底。有 33%的富人压根没有告诉孩子自己有多少钱。这往往还不是一代人的习惯,甚至都是几代人的“祖训”。不像中国富翁们还在熟悉财富带来的新鲜感觉,美国富翁们早已经明白金钱对下一代的负面作用:要么让自己的孩子丧失斗志,要么就会招惹到不怀好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