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步步高】高中物理 第5章 章末总结学案 沪科版必修1

【步步高】高中物理 第5章 章末总结学案 沪科版必修1_第1页
1/6
【步步高】高中物理 第5章 章末总结学案 沪科版必修1_第2页
2/6
【步步高】高中物理 第5章 章末总结学案 沪科版必修1_第3页
3/6
学案 7 章末总结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方法其中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2.求合力的方法(1)平行四边形定则若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 F 合,然后求加速度.(2)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把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例 1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经投入使用,为使战斗机更容易起飞,“辽宁号”使用了滑跃技术.如图 1 所示,其甲板可简化为模型:AB 部分水平,BC 部分倾斜,倾角为 θ.战斗机从 A 点开始起跑,C 点离舰,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和飞机所受甲板和空气阻力的合力大小恒为 F,ABC 甲板总长度为 L,战斗机质量为 m,离舰时的速度为 vm,重力加速度为 g.求 AB 部分的长度.1图 1解析 在 A、B 段,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F=ma1设 B 点速度大小为 vt,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v=2a1s1在 BC 段,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F-mgsin θ=ma2从 B 到 C,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v-v=2a2s2,又 L=s1+s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s1=L-答案 L-二、图像在动力学中的应用1.常见的图像形式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像是位移图像(s—t 图像)、速度图像(v—t 图像)和力的图像(F—t 图像)等,这些图像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2.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遇到带有物理图像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像,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像给出的信息,再利用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去解题.例 2 如图 2 甲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夹角为 α,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 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 F 与小环速度 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求:图 2(1)小环的质量 m;(2)细杆与地面间的夹角 α.解析 由题图得:0~2 s 内,a== m/s2=0.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前 2 s 有 F1-mgsin α=ma2 s 后有 F2=mgsin α,代入数据可解得:m=1 kg,α=30°.答案 (1)1 kg (2)30°2针对训练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 3 甲所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步步高】高中物理 第5章 章末总结学案 沪科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