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免疫●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对免疫的概念作了介绍,指出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通过讲述人类种人痘和牛痘的故事,是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结合彩图讲述了两类淋巴细胞,即T 细胞和 B 细胞,它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同时又指出它们的分化和分布部位。关于抗原和抗体,教材首先介绍了三个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介绍了抗体的化学本质、产生和分布,为讲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了铺垫。关于体液免疫,教材主要讲述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要强调的是,在感应阶段,有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以及 T 细胞的呈递,而直接作用于 B 细胞。在反应阶段,有一小部分 B 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能够长期保持对相关抗原的记忆。记忆细胞的形成和作用是特异性免疫的核心,没有记忆细胞,特异性免疫就无从谈起。关于细胞免疫,首先指出发生细胞免疫的条件,然后讲述了细胞免疫基本过程的三个阶段。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与体液免疫的基本相同。但是,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则与体液免疫的不同,最后,对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了归纳。关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结合两个例子,简要讲述了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学的应用这四部分内容。关于过敏反应,首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过敏现象引入,说明什么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什么。然后,举例讲述了过敏反应的产生原因。最后,简要讲述了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关于自身免疫病,首先强调指出这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起作用而导致的一类疾病。然后,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讲述了自身免疫病的产生原因。关于免疫缺陷病,先简要介绍了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和类型。然后,重点讲述了艾滋病的产生原因、症状、传播途径和主要防治措施。关于免疫学的应用,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越来越多,免疫学的应用也十分广阔,要想在教材中介绍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教材仅从免疫预防、免疫治疗和器官移植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这部分内容也是《免疫》一节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将这一节的内容融会贯通,并更好地理解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包括 pH、温度、渗透压等各方面。在水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