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节能减排管理(一)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关于禁止与限制落后淘汰技术、工艺、产品的现行有关规定;积极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二)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法律规范规定;工程项目按图施工,落实建筑节能要求。(三)工程项目建立分区域能源、资源消耗原始记录和月度台账,对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值的真实性负责;工程项目应完成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节能降耗数据分析报告。四、节能减排型现场技术措施(一)综合技术措施1.通过方案比较、方案评审等优化措施,形成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的重点是施工平面布置、设备选用、模板体系、脚手架体系、材料管理等。2.围绕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在施工方案优化,过程管理,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3.积极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24〕26 号)。4.有条件的施工企业,应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课题讨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场应用;鼓舞施工企业自创的技术革新以及有效节约方法的推广应用。5.鼓舞对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淘汰或逐步减少耗能型施工机械设备。6.严格执行本市使用新型建设工程材料的相关规定。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粘土多孔砖,非承重结构全面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多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保护和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二)节水措施1.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实行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2.使用节水型产品,对不同的施工、生活等用水分别装置计量表,分别监控,有记录。第一年节水型产品和计量装置使用率应达 50%,并逐年提高。3.有专人定时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水龙头及用水设备进行检查,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并及时修复。4.生活区内热水供应实行限时或者用量控制措施,防止乱用水现象的发生。5.厕所等部位应采纳节水型闸阀开关,并根据时段调节阀门出水量。6.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现场设置废水回收水池(塔),沉淀后进行重复利用,减少市政自来水的使用。有条件的施工场地,可利用收集雨水、施工场地附近的河水等,替代自来水用于部分生产、生活。(三)节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