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安全生产要点 1 工艺简述隔膜法生产烧碱工艺是以原盐用 水加热溶解制得粗盐水 ,再经 10%电解液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脱掉钙镁离子制得精盐水。精盐水经预热,以盐酸控制 PH 值在3~5,送入隔膜电解槽,由电解槽盖进入阳极室,并经改性隔膜流入阴极室。直流电经每个电解槽的两个极之间电解盐水,在阳极室放出氯气,在阴极室放出氢气。湿氯气经洗涤、冷却和浓硫酸干燥,即为产品氯气。湿氢气经洗涤、冷却、再洗涤,除去微量的 氨、氧、二氧化碳、硫等杂质后,即为产品氢气。电解液经碱蒸发浓缩成 50%氢氧化钠液碱,再经冷却过滤后得到含氯化钠(1.0.±0.1)%的成品隔膜碱。析出的氯化钠经盐分离设备除去,返回 盐水精制。50%液碱经氨萃取,制得含氯化钠 500ppm 以下的 精制液碱。精制液碱再经降膜浓缩和闪蒸浓缩到 99.8%的浓 度,接着造粒,冷却成粒碱。包装出厂。本装置生产有氢、氨等易燃、易爆物质和氯、氨、硫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属有毒有害 生产作业岗位。2 重点部位2.1 隔膜电解槽 该槽为烧碱生产的关键设备。生产中可因盐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高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钙(镁)沉淀而堵塞隔膜,不仅影响产率而且导致氢氧化钠浓度升高,电槽电流效率下降,槽电压升高而威胁安全生产。使用含氟纤维和石棉混合的改性隔膜,虽然可以降低槽电压的氯中含氢,但氯气中含氧稍增高。氧过高会使金属阳极涂层失活,同时会危及氯乙烯的安全生产。电解槽除槽器的短路开关,额定电源120kA,电压为 5V,电解槽和槽间铜排的对地电压为 300V 以上,不注意防护有触电危险。氯气不仅剧毒且与氢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某厂曾发生过电解槽氯中含氢超标的爆炸事故。氢气一旦泄漏,电解槽液面控制失误(干锅)均可形成爆炸。如某厂曾发生过“” 槽底漏盐水的 干锅 爆炸事故。2.2 氯气干燥及压缩 是将电解产出的氯气采纳 98%硫酸进行四段逆流干燥,使氯中含水达到10ppm 的系统。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设备腐蚀等原因,一旦泄漏有造成化学灼伤危险;电解槽、集气总管、鼓风机、压缩机之间的压力、流量出现不平衡,也会出现压缩机入口压力下 降或负压等危险。2.3 氯气液化、贮存和包装 该部位是将氯气液化冷凝成为液氯,经精制、贮存、瓶或装车外运,是气化外供的 系统。液氯在精制、气化过程中,能发生三氯化氮积累。三氯 化氮在游离氯存在下,能发生支链化反应,导致爆炸性分解。充装液氯的火车槽车和钢瓶系压力容器,一旦泄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