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_第1页
1/3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_第2页
2/3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_第3页
3/3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1 概况 付村煤业公司井田位于滕南煤田南部,设计生产能力为120 万 t/a,主采 3 上和 3 下煤层,以综采为主。三层煤直接顶板和底板为砂质泥岩,F=4~6;老顶为细砂岩,F=8~10。三层煤平均埋藏深度 500m 左右,煤体硬度 F=1.0~2.0。 自 1998 年矿井试生产以来,在回采巷道中广泛采纳了煤巷锚网支护技术,巷道一般设计为矩形,轨顺和运顺一般宽为 4.2m,高为 3.2m;切眼宽为 7.2m,高为 2.6m。其主要支护参数为:顶支护为挂菱形金属网,铺钢梯,安装大螺纹树脂锚杆,钢梯排距800~1000mm;锚杆间距 760mm,排距 800~1000mm,顶锚杆规格Φ20×2200mm。帮支护为挂菱形金属网,安装普通钢筋锚杆,锚杆间距 800mm,排距 800~1000mm,锚杆规格 Φ14×1600mm。 自采纳锚网支护技术以来,曾发生过两次较大型冒顶事故,一是东二辅助采区皮带巷道冒顶事故,二是 3 上 205 切眼冒顶事故。其中:在 3 上 205 切眼冒顶事故中死亡一人,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对煤巷锚网支护技术结合付煤矿井实际进行讨论、总结,对各项支护参数加以修正,使顶板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2 冒顶原因分析2.1 冒顶特点 从矿井发生的冒顶事故来看,煤巷锚网支护巷道的冒顶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在进行巷道施工时,由于围岩裂隙发育,出现局部片帮掉顶,顶帮不平整,造成部分锚杆托盘不能密贴壁面,支护质量明显下降。二是冒顶前巷道围岩显示不稳定状态的一些特征,如:煤炮频率、巷道收敛变形速度不减等。三是冒顶的厚度及面积较大,两起冒顶事故的冒顶面积皆在 20m2 以上,巷道冒顶长度皆在 5m 以上,冒顶厚度皆在 2m 以上,没有出现锚杆被拉断的现象。四是冒顶事故皆发生在一些特别地点,如:断层及围岩破裂带(3 上 205 切眼,东二辅助采区皮带巷)应力集中区、穿层巷道(东二辅助采区皮带巷),巷道宽度较大(3 上 205 切眼)。2.2 原因分析 巷道开凿以后,当围岩应力大于围岩强度时,围岩发生破裂,出现了围岩松动圈,巷道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人工维护。松动圈的大小与围岩应力和围岩强度密切相关,当岩性相同时,围岩应力越大,松动圈越大;当围岩应力相同时,围岩强度越高,则松动圈越小,反之则大(松动圈厚度可用超声波松动圈测试仪或者多点位移计测试出来)。为了保持巷道围岩相对稳定性,根据围岩松动圈厚度的不同,可采纳不同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强度。付村煤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