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03 天窗教学设计 1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辨析“卜”、“瞥”、“藉”等字的读音、字形,重点理解并积累“慰藉”、“扫荡”、“奇妙”、“真切”等词语。2、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天窗的奇妙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慰藉,通过质疑、解答,领悟“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3、体会课文中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育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根据“说写双通道”的练习,开展说话训练。背诵课文第 7 节。4、理解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之情,感受想象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1、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说话训练。[教学准备]老师:课件学生:1、读课文,自学下列词语:“慰藉”、“扫荡”、“奇妙”、“真切”等2、依据“阅读新体验”要求预习课文3、查找资料:认识作家——茅盾[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演示:天窗(1)启发学生思考:“天窗”的特别之处(2)出示: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齐声读2、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农村,这样的窗户随处可见。给在那里的活泼好想孩子带去了不一般的生活。一位著名作家也对它留下深刻印象,写下了文章《天窗》。板书课题说明:通过图片引入加深学生对天窗的感性认识,使思考更直接,直奔主题,为感知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二、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过渡:天窗为什么要开在屋顶上呢?这样一扇简陋的天窗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写下这篇文章呢?(一)自读课文思考:天窗是什么样的?天窗在什么情况下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1、沟通问题一,出示课文 1-3 节(1)师引读:乡下的房子只有——碰到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于是——(2)出示句子,再读:乡下人为了采光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板书:一个小方洞2、沟通问题二,学习词语“慰藉”出示句子: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1)“藉”的读音、字形(与“籍”区分),“慰藉”的意思课文中“慰藉”指的是?板书:慰藉(2)理解:“这时候”是什么时候?(3)读句子(二)从课文的这两个方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