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度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总结范文(一)优用增量、盘活存量,全力保障高质量进展。在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消减 20%的情况下,争取并整合各类指标,集中力量挖掘存量土地潜力,确保重大项目、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一是出台方案,专班推动。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想尽一切办法、实行一切措施”做好用地保障的指示,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审批服务,全面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印发《关于做好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保障助推高质量进展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专项行动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用地市县分级保障机制,明确重大项目具体任务分工和攻坚目标;市局组建 6 个工作专班,实行责任包干、定期会商,提前介入、预审论证等机制,提升要素保障水平。累计安排年度计划指标 x 万亩,利用跨省城乡建设用地节余指标 0.3 万亩,国家跨省和省统筹补充耕地 x 万亩,x 个年度涉土重大建设项目已保障 x 个,用地 x 万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二是优用增量,盘活存量。改革计划指标分配方式,强化新增计划指标市级统筹和落地后奖励力度,实行竞争性报批方式提升计划执行率。出台支持民营经济进展“土十条”,让民营企业有地用、用得省、用得好。借力市人大专项监督和市政府专项督察,出台实施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查处置“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截止 12 月15 日,全市完成土地供应 x 万亩,同比增长 x%(存量占比43.9%),估计全年土地供应面积超过 x 万亩,比去年 x 万亩增长 x%,创 2025 年以来新高;全市出让土地 4.1 万亩,出让合同金额 x 亿元,出让金创历史新高。盘活存量土地 x万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x 万亩,完成省定任务的 x%和 x%。今年是我市土地供应量最大,也是消化存量土地工作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一年。 (二)改革创新、精准配置,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质量完成中央深改组交办的土地二级市场改革试点任务综合得分位居 34 个试点城市第二。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预告登记转让”;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为民营机构教育用地办理抵押登记;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为民营机构养老用地办理抵押登记)。其中,《关于土地转让 25%投资额限制问题的讨论》提出的相关建议写入了自然资源部代拟的《国务院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