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篇乡村振兴的意见与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进展相对滞后但潜力巨大十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当如何谋篇布局?从何处入手?从哪里突破?怎样才能有序推动?事关当前,影响长远,决定着“三农”进展的兴衰。从实际出发,总结历史,分析现状,把握大势,科学应对,我认为重点要关注讨论并着力解决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一、关于进展规划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精心谋划。中央提出乡村振兴分“三步走”,从现在到 2025 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制度框架和改革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国家和省里都在加紧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的也在于强化顶层设计,避开少走弯路。磨刀不误砍柴功,十堰山区“三农”进展历程也充分证明,什么时候谋划好了,路走对了,农业农村进展就快,反之则事与愿违。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先后提出并制定了竹房城镇带建设“四百万工程”、“61”产业强农计划,去年又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山区农业农村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但也要清醒的看到,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全省重要增长极汽车工业、全域旅游等区域和产业规划相比,我市“三农”进展在总体规划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专业规划较多,整体规划不足,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科学、全面的战略规划。二是市县规划脱节,有机融合不够,有的规划市和县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三是规划不细不实,引领作用不强,有的规划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没有细化到乡(镇)、到村组、到产业、到项目到措施,规划和实际“两张皮”;有的规划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论证,朝令夕改,随意性大。“三农”进展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导致力量分散、步调不一、行动盲目、落实难、效果差。 乡村振兴为我市制定“三农”进展规划提供了历史契机。为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建议尽快组织有关方面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加快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一是不要等。乡村振兴中央已有明确的思路、原则和要求,十堰在这方面实际上也做了不少探究,制定符合并具有十堰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基础、有条件,不必等到中央和省里规划全部出台之后再“依葫芦画瓢”那样又会比别人慢半拍;二是不要散。坚持市县一盘棋,市县规划有机统一,可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