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读后感作家李迪的《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近期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作品汇合了作者近年来警察题材的书写,延续也深化了警营作品抒写的向度,热情歌颂了人民警察,是有筋骨、有温暖、有新意、有深度,充溢着正能量的中国故事。 在艺术技巧的审视上,这位总是穿着红上衣、戴着浅棕色墨镜的年近七十的老作家,他的警察题材的作品已经显现了比较鲜亮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语境。这个审美语境的形成,由三方面组成:一、警察题材的平民化、底层写作;二、人性化写作,或叫人格化写作;三、幽默、诙谐、趣味等等。 平民化、底层写作,是李迪一贯的追求。李迪在作品中写的都是普通的警察,片警也好、狱警也好、便衣也好所长也好。他北上南下,采访了数百位民警,深化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深处,把崇敬和温润的目光,虔诚的热情投向他们。摆摊的王所长、喊话的马警官、开茶馆的郭春华敲锣的杨苗江、欢乐的王警官等等,歌颂他们秉持理性、平等的姿态,积极主动为百姓、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公民的权利、公民的尊严、公民的安宁、公民的财产。化解矛盾,转化矛盾,表现了优良的职业伦理、业务素养、智慧操守,人物生动鲜活、灵动可感。 李迪警察故事的人文精神和法制信念,或有现代性的文学精神,或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看起来,我们阅读这些作品很轻松,但正是由于作者身入、心入、情入警察生活,在复杂的世道人心之前表现出的超越与调整,所以读者不仅看到的是赞美,是歌颂,也感到一种反思,一种批判,或者说是一种救赎。王所长摆摊的时候发现,真有疑难杂症的人寒了心。为什么寒了心?是因为有的警察不好,过去的一些事让这些人有伤痛,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开口。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妇女,要看你是动真格的还是作秀这是《王所长摆摊儿》中的原话。百姓寒心,就说明我们有的官员也好,警官也好,说官话不办事,说套话推诿,把人民的概念图腾化、空心化、花架子。警风、警纪不严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程度还是存在的,从这个方面积淀下一定的沉疴和病症。在《老郭开茶馆》中,社区居民董老头说:现在的社会好比一部机器,好多零件有问题了。这也反映群众某种程度的不满情绪。我们可以看出在作家李迪这种轻松的、表层的叙事中透射出的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学精神、一种批判精神、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一种忧患意识。所以,他揭示出对社会的文明、社会的有序具有结构意义的问题。比如有的民警、所长为帮百姓把事情摆平很多时候是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