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出好课——数学卷》读后感 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神奇的地方,是一个赐予没有生命的知识活起来,让生命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老师永恒的工作追求。 一、 有效的数学教学 郑毓信教授这样说道: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言的。作为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十分关注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各种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应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包括有思维方法的学习素养的重要过渡,也即充分发挥数学文化价值。传统的中国数学教学有一个明显不足:即往往集中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的长期目标,包括思维方法的学习,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 我们应努力做到以思维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数学,使学生能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能真正理解有关的数学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并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也能领悟内在的思想方法。 二、 教材的制造性使用 要培育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必须科学的、制造性的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在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符合本人和本校的实际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要对教材再开发,再制造,教学不能是老师对教材的简单复制或教教材。有专家以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要注重挖掘数学教材中潜在的,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适合学生认识水平并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 找准一节课的问题 找准自己和同行以前上这节课时存在的问题,才可能设计出有价值的、有效的好课,才有可能上出有思想含量的、有影响的好课。老师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才是好课之本。老师不应该只满足于找到问题和问题的解决,而应积极的去从事新的讨论。 四、追求课堂的理想境界 其实,在这些大师们看来,好的课堂就是轻松的、愉悦的、富于挑战的,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火花的。读了这本书,我认为钱老师的观点是我们的课堂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1、舒适的学习的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 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学习的欢乐,而且他们也会自主的、全身心的积极参加与到学习中。钱老师认为我们堂课应该让人情更浓一些,让欣赏更多一些,让鼓舞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