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老师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14-17 题。(13分)甲《<论语>十二章》(节选)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 曰 : “ 温 故 而 知 新 , 可 以 为 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乙:《虽有佳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不亦说乎 (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然后能自强也 (4)学学半 15.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6.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与学习相关的内容,甲文中体现出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观点是 —————————————————————;乙文中所阐述的关于学习的核心思想是———————————————。(2 分)17.(3 分)根据甲乙两文相关观点,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体会 。14:(4 分)(1)通“悦”,愉快; (2)真诚,诚实;(3)勉励;(4)同敩教导15(4 分)(1)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2 分)(2)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假如)不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2 分)16(2 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相长17(3 分,有选文观点 1 分、结合自己实际 1 分、语言流畅 1 分) 略【二】阅读古文,完成 11-15 题(16 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 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次。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