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优秀教案设计《赠汪伦》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六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 设计思路 本课以理解诗句,想像诗境,体会诗情为教学重点。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真正使学生做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主要尝试有: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读,理解诗意。 2.通过关联词语和句式训练,深化理解诗句,体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3.课内插入课外阅读材料,扩充阅读信息,破疑解难,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4.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再现友人离别时依依惜别的场面。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5.引导学生查找、搜寻、扩展相关材料,有感情诵读古人离别诗,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进行再创作。 教学流程 一、系统归纳,温故引新。 上课伊始,出示李白画像,接着提问从入学到现在你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作品?课外还读过他的哪些诗?自然引出新课。这样,便将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起来,对李白诗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小结。 二、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文中注释及字典讲解词义,然后运用以前学过的连词解句意、调换词序解句意等方法理解诗句。同时把不懂的地方在文中标注出来,最后上台汇报自学情况。抓住踏歌这一学生难于理解的词语,通过两组节奏不同的儿童歌曲帮助学生领悟踏歌的艺术形式。 【多种形式的唱、听、说,以达到学科的有机整合。】 三、资料补充,突破难点。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要想体味其深层内涵,必须填补其中空白,充实完善诗歌的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因此,老师需在此处安排一段小插曲,请学生屏幕阅读,同时配乐: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已听说汪伦是一个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 然后提问: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