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苏教版第九册教案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思维进展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本文极其生动的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动人奇特的情景。 文章主题:课文通过典型金蝉脱壳的事例,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写作特点: 本文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并迁移运用。 本文知识点梳理: 1、 字词:“柿”注意是翘舌音,“搜、籽”是平舌音,“协”的韵母是“ie”,“趴”不读“ba”。注意“柿”,“搜”、“躲”的写法。 2、 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其奇妙。 3、 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分析、品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金蝉脱壳的奇妙。 2、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什么? 2、 检查字词 柿子 搜索 花椒籽 协调 趴在 抽搐 配合 第一行是翘舌音,第二行是平舌音,第三行要读准,提示“柿、搜、协、配”写法。 3、 以第四自然段为内容,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4、 讨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 2、 学生默读。 3、 集体沟通: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分页标题#e#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奇妙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 指名朗读。 ? 找出里面的动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