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知识结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背景—— 帝国主义干涉者与境内反革命势力勾结,疯狂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开始,政治、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内容——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后来又扩大到各种农产品; 工业:企业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作用—— 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渡过了三年国内战争的困难时期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战结束后的必然转变背景—— 经过七年战争整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农民、工人、士兵) 内容——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 家资本主义; 商业: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 工资制。 作用—— 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使苏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的建立(1922 年) 1924 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基础训练(一)完成填空: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农业 工业流通分配评价(二)选择题2.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内容有A、满足消费、扩大市场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按需分配 D、.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主要说明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农民利益5.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6、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