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语文上学期 第十二周周三《和谐的至境 2》早读材料 人教版风雅诗斋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①。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②,病人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 ① 山城:指峡州夷陵。当时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②乡思:这里指思洛阳。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前任西京留守推官,西京即洛阳。鉴赏指引:欧阳修(l007 一 l07Z)宇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嘉佑五年,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他四十多年的仕途生涯,几起几伏,直至任参知政事的要职。欧阳修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博学多才,兼长诗词古文,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景佑三年 (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其时为峡州军事判官)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以这首诗作答,表达了自己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思想感情。首联写夷陵 小城,地处偏远,虽然已是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颔联选择了山城二月最典型、最奇特的景物 (橘、笋)铺开描写,承首联“早春”之意。颈联由写景转人感慨。末联写自我宽解,不须嗟叹。文言读吧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他自己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做侍从)。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选自《世说新语》大家文坊月是故乡明 又是这一轮坦荡的明月。 柔的月光一寸寸地融进我飘飞的思绪中,闪烁成童年的万花筒,我蓦然忆起了故乡。那故乡的月,那故乡的山山水水,那故 乡的人情事物,令我倍感温馨。是否我已离故乡很远?可在明月焕发的清影里我分明见到了故乡,还嗅到一股纯朴亲切的故土的芳香。 故乡哦,你知道吗?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正在轻轻地呢喃着你的名字,皎洁的月色 已经浓缩了多少思念。故乡哦,你的春风秋雨,你的翠峰绿水,你的无边月色在我空旷的思念里一页页展开来。 在悠远的思绪里,我仿佛又回到了细雨缠绵的江南水乡。漫山遍野的山花一如往昔般露出了迷人的笑容,苍茫一片的蒹葭摇曳着它们的 舞步;清澈的河水荡起一波一波的涟漪,乌蓬船像孩子一般轻轻地靠在它的怀里;还有那炊烟袅袅的故居,我听到了祖母呼唤我乳名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