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语文上学期 第十六周周五《历史的尊严 3》早读材料 人教版风雅诗斋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①。试问卷帘人②,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注]① 浓睡不消残酒:睡得很好,但还有残余的酒意末消。②卷帘人:指侍女。这时她正在卷帘。③ “知否”三句:女主人纠正侍女的话说:“你知道吗?海棠不是‘依旧’,该是绿叶多,红花少了”鉴赏指引:李清照 (1084 一?),号易安居士,生于济南(今山东济南市)历城西南的柳絮泉。她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息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而且自己十分认真地参加研究和创作工作。靖康之难,毁灭了她的美满生活。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她在颠沛流离中,流落到浙江兰溪才定居下来,她的后期生活十分孤单凄苦。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前期作品的反映面比较狭隘,限于闺情一类。后期由于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大都反映南渡人士辞乡别土 、破国亡家的共同哀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首词以寥寥数语的对 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翁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文言读吧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侠(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子也会有陷害别人的)。”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侠,两骖曳两服入于厩(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颜回对曰:“以政知之(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昔者帝舜巧于使民(擅长管理百姓),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 佚(逃亡的)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 ,然而扰乃求马不已(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的苛求马)。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 穷则作,马穷则佚(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自古至今,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