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_第1页
1/2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_第2页
2/2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直到下午 4 时,各代表团发言基本完毕,会议主席宣布:“我现在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发言!”周恩来在热烈的掌声中健步登上讲台。全场挤满了人。此前,各国代表和记者已经看了周恩来的以反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侵略战争,强调亚非民族独立、团结合作和发展,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主旨的书面发言稿,既十分赞同,又万分担心,周恩来在午休短暂时刻仓促准备的补充发言会讲什么呢? 周恩来以极其平静宽容的口吻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周恩来继续显示了和解的姿态:“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会场立即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周恩来接着对会上三个分歧较大的问题作了“求同存异”的解析。关于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他认为虽应承认这种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他说战后亚非兴起两类独立国家:少数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多数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以其精妙绝伦的外交手腕和无与伦比的口才使全体与会者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的分歧是在共同受压迫的历史和追求共同目标中的分歧,因而是“大同”中的“小异”,何况“小异”也是由第三者“别人”造成的,中国也是受害者。我们的会议宗旨应该是:既承认和允许“存小异”,又必须“求大同”,不必要“因小失大”。 仅仅 18 分钟的补充发言使两天的会议达到了高潮,全场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表示对这个讲话的由衷赞赏和对周恩来的真诚敬佩。许多代表过来向回到座位的周恩来握手祝贺。记者很快报道了各种反应。尼赫鲁总理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说。”吴努总理说:“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