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语文下学期 第六周周五《真爱的洗礼 3》早读材料 人教版风雅诗斋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鉴赏指引:骆宾王一直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 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 文言读吧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还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跑出去迎接他)。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一字不差)。……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能简明扼要地说清其中的道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无有可改动的)。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当时人们常以为他 预先就构思好了。然而假若让他重新深思熟虑,也不能再写得好一些)《三国志 王粲传》大家文坊李叔同诗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春游曲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华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 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 隔着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 闲云飘忽罗纹绉。 天末凉风送早秋, 秋花点点头。伴读引思:“长亭”“古道”“芳草”“笛声”“夕阳”……纷繁而带有感情的众多意象在视觉、听觉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