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语文下学期 第十四周周三《生命的盘点 2》早读材料 人教版风雅诗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鉴赏指引: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 乡之情呢?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文言读吧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 《后出师表》诸葛亮大家文坊尊严 陈 漫 你见过活着的珊瑚吗?它生活在幽深无比的海底。在海水的怀抱里,也只有在海水的怀抱里,它是柔软的。是柔若无骨的那种柔软,所有小小的触角都在水中轻轻地一张一合,似乎每一阵流水的波动都在柔柔地拨动着它的心弦。在寂寞宁静的海底,珊瑚就像是一个沐浴在爱情之中的女子,每一丝每一缕都是生命,每一分每一寸都是光彩。可是,如果采珊瑚的人出现了,如果那双习惯截取生命的手把珊瑚带走,毫不怜惜地把它带出水面,那么这时珊瑚就会变得无比的坚硬。在远离大海的灿烂的阳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惨白僵硬的骨骼。 有一种水獭,它有着令世界惊叹的美丽的皮毛。在阳光下,那是深紫色的,像缎子一样,闪烁着华美、神秘而又高贵的光泽。如果你在林间看到它,如果你看到它静静地栖息在水边的岩石上,你也会惊诧,造物主原来是如此的神奇,他竟然造出这样完美的有生命的宝石。可是水獭的美丽却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总有一些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