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熟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含义。2.学会归纳香港、澳门回归的步骤及其意义。3.学会分析与论证台湾回归祖国的阻力,探讨台湾顺利回归的方法,提高学生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学习难点】分析台湾回归存在的阻力,探讨让台湾顺利回归的方法。【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含义(1)“一国”:在____________前提下。(2)“两制”:国家的主体实行____________制度,台湾、________、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____________。2.形成过程(1)酝酿①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台湾问题”的设想。②1981 年 9 月,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____________”。(2)形成:80 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____________”的含义。(3)保障:1982 年_____ _______规定。(4)确立:1984 年,全国人大____________会议上通过。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条件(1)中国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_不断提高。(2)“____________”构想的日渐完善。2.香港回归(1)经过①1984 年中英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1997 年 7 月 1 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2)意义① 洗刷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② 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澳门回归(1)背景:____________提供了成功范例。(2)经过① 签署声明:1987 年 4 月,中葡正式签署《关于______________的联合声明》。② 回归:1999 年 12 月 20 日,收回澳门主权。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两岸关系的改善(1)停火: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_______》宣布了____________祖国的方针,同日停止炮击________,实现两岸 30 年来真正停火。(2)交流:80 年代以来,两岸通邮、________、________限制放宽,两岸民间交流增加。(3)会谈:1992 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达成共识。2.中共努力推进统一(1)八项主张:1995 年__________提出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__________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2005 年,全国人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以反对和遏制“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