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课前预习案】【备考指导】 1、考情预测:今后高考对备课的考查方向:(1)重点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特别是收入对消费的影响(2)次考点: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类型(3)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以综合类出现。2、备考指南: (1)把握基础知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心理等,注意消费与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综合掌握。 (2)关注热点:恩格尔系数的变动;扩大内需政策。 (3)进行针对训练:对几种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易混易错点进行区分。【考点梳理】(具体要求:明确考查考点,理解记忆。)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课本 P17-18 整合)(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① 居民收入注意:从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② 物价③ 消费心理注意: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因素之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等都会产生影响。(2)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①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宏观调控,稳定物价。② 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③ 个人:采取各种合法方式和途径增加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素质等。(3)恩格尔系数:① 计算: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 x100%② 恩格 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注意: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下降,不表明食品支出绝对货币数量减少,表明的是消费结构更加合理,这是讲在一般情况下。2.消费类型(课本 P18-19 整合)(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 注意: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是不是超前消费,关键在于消费者在借贷时是否充分科学的考虑了自己的收入预期,如果借贷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那么,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消费。(2)按照消费目的不同注意:生存资料消费不等于衣食住行消费。比如,同样是衣食住行,既可以是满足温饱的较低层次的生存资料消费,也可以是高档服装、山珍海味、豪华别墅、高级轿车等享受资料消费。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本 P20-22 整合)(1)消费心理: ①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引导的消费注意: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