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前预习案〗---考点预测与梳理 〖备考指导〗 1、考情预测:(1)重点考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自主创新战略、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次考点:GDP 含义及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成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经济的长期立足点。(3)考查形式:以主观题为主。2、备考指南:(1)把握三方面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GDP 和人均 GDP、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2)关注两大类材料:① 相关时政热点,如“三农”问题、生态文明问题、幸福中国等;② 国家和地区经济数据,如 GDP 、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3)强化训练侧重点:图表类主观题、体现类选择题。一、知识大展台考点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成就——人民生活 总体 上达到小康水平① 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 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存在的不足)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标准低水平—低标准,人均 GDP 只有 1000 多美元较高标准,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生活质量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发展状态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城乡、不同收入群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亿人口(3)全面小康的新目标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进入创新型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机制)(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收入差距)(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考点二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要性① 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②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③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地位)(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具体要求(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