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3
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3
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3/3
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 2014 年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4【学习目标】1、赏析《水龙吟》,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触的意境。2、赏析《永遇乐》,能准确说出词中的典故,并理解其中寄寓的情思。 3、背诵并默写《水龙吟》《永遇乐》。 【学习重、难点】1、理解诗意,并能背诵默写。 2、理解诗中典故的寄寓的情思。 【学法指导】诵读法 鉴赏法 探究法【导入新知】背景介绍: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 岁。这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时年 66 岁。这之前,辛弃疾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人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侘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 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镇江任职的。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侘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自主学习】作者: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历城人。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 豪放 (风格)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1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合作探究】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以写景开端,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西省临汾清华园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