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厦门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窗口,非公经济起步早、进展好,台资、外资企业高度集聚,共有非公企业 1.9 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下企业 1.7 万多家,台资、外资企业 4000 多家。近些年来,厦门市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着眼于夯实党在非公企业的执政基础,坚持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新的重要领域,下大力气抓好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党建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推动厦门经济社会科学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验做法 1.坚持梯次培育,持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主动适应非公企业快速进展的形势要求,把建立党的组织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根据“涵养水源、培育孵化、进展群落”的生态管理思路,扎实有序推动“两个覆盖”工作。一是壮大党员队伍,“涵养水源”制造组建条件。注重工会、共青团组织先行,在非公企业建立各类群团组织 1.5 万多个,开展推优入党工作。注重向非公企业推举党员职工,近年来,市、区两级人才服务中心共举办 11 场党员人才专场招聘会,向 700 多家非公企业输送党员职工 900 多人。注重将进展党员政策向非公企业适当倾斜,加大在生产经营骨干中进展党员力度,近两年来吸收 1500 名职工加入党组织。二是推动联合组建,“培育孵化”逐步扩大覆盖。在抓紧抓好具备条件非公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的同时,通过“1+n”联合组建形式,以强带弱,成立区域型、行业型、乡情型联合党组织,覆盖仅有个别党员的非公企业近万家,并发挥联合党组织“孵化器”作用,逐步培育催生独立党组织。以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业街、专业市场等为单元,先后建立生物医药港、中山路商圈、溪岸路花鸟市场等区域党组织 76 个。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动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联合建立出租车、鼓浪屿家庭旅馆、建材装饰等行业党组织123 个。以同乡同源为纽带,建立重庆商会党支部、温州商会党支部等 20 个异地商会党组织,覆盖会员企业近千家。目前,从各类联合党组织中已培育出独立党组织 500 多个。三是抓好集中组建,“进展群落”加快扩大覆盖。从 XX 年开始,先后开展 4 次全市集中攻坚行动,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帮助、分解任务、督促检查、定期通报等措施,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抓组建,党组织覆盖率明显提升。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共组建独立和各类联合党组织 3584 个,覆盖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