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仲裁答辩状 仲裁答辩书,就是仲裁案件的被诉人为维护自己利益针对申请人仲裁申请书所列事实和请求,进行答复和辩驳时出具的书面材料,来看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的合同纠纷仲裁答辩状: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答辩状【1】 答辩状 答辩人:南京××公司 住所地:南京市××区××街××号 答辩人因江苏××公司对施工合同纠纷一案所提上诉,提交答辩意见如下: 一、一审认定包括质保金在内的全部工程款支付条件业已成就,符合合同约定,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双方于 2025 年 7 月 9 日签订的补充协议(二)明确约定“该项工程全部完工并验收合格,乙方把所有原材料的质保书、合格证、检测报告提供给甲方后一星期内付至总价的 80%, 其余付款条件及其他所有条款和未尽事宜按 2025 年 5月 5 日签订合同及 2025 年 5 月 26 日签订的补充协议履行”,其中的“该项工程”系指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 上诉人与答辩人所签的三份合同和补充协议的内容构成双方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中出现的“该项工程”的含义是统一的、明确的,这一用语如无特别说明应指合同标的,即上诉人分包给被上诉人的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 上诉人将“该项工程”理解为物流配送中心全部工程,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该项工程全部完工并验收合格”中的验收系指上诉人对该项工程的内部验收,而不是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竣工验收。 作为物流配送中心全部工程的一项子工程,只能在全部工程完工后才能进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竣工验收,而答辩人对全部工程的进度完全无法掌控,更何况分包合同只能约定分包工程的竣工验收,而不能对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做出约定。 事实上,直至一审庭审,物流配送中心全部工程仍未完 工 , 更 谈 不 上 竣 工 验 收 , 假 如 将 “ 验 收 合 格”理解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竣工验收,对答辩人是极不公平的。 补充协议(二)第三条规定“乙方必须在 2025 年 8月 7 日前全部完工并验收合格”,协议签订于 2025 年7 月 9 日, 当时双方都很清楚物流配送中心全部工程不可能在2025 年 8 月 7 日前完工并进行竣工验收,假如将“验收合格”理解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竣工验收,则该条款实际无法履行。 双方签署该协议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履行,只有将“验收合格”理解为上诉人对该项工程的内部验收才符合双方真实意思和合同目的。 二、一审对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