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2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2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2
第 1 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最新考纲探究线索核心素养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地图,定位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环境特征。2.综合思维:抓住区域环境特征,分析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危害。3.人地协调观:科学合理指导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认识荒漠化[ 特别提醒 ] 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人为因素)。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① 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②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2)荒漠化的成因① 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② 人为因素[ 特别提醒 ] 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 (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2)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3)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影响,因而降水稀少造成的。3.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防治内容(3)防治原则①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② 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① 合理利用水资源。②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2③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A.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2)概况:黄土高原范围广大,地表大部被厚层黄土覆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地貌景观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起伏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