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讲 中国现代经济文明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是在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八十年代,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之后,主要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讲的知识点在 2011 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整个这一讲,都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而本讲的知识点中, “80 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考查的频率又最高,如北京卷 19、福建卷 20、山东卷 13、上海卷 28、四川卷 19 等,都进行了考查,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11·四川卷 19)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思路点拨】本题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考查读图识图能力,反映的都是发生在 1980 年的重大事件,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只有 A 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家的基本方针,在图中所示 1980 年之前,与题中图片有因果关系;B 项是中共十三大的理论,C 项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目标,D 项是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目标,都是阶段性的方针和目标,都在图中所示1980 年之后,与题中图片无因果关系,排除 B、C、D 三项。故选 A。 股票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吗?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代表着其持有人(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有些同学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股票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1953 年至1956 年,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主要形式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又经历了由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公私合营的具体办法,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江苏省泰州中学 2011 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 10)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学生读图能力。由图中时间 1956 年可以判断出,此张股票应产生于对民族...